华泰证券研报指出,10月全国销售面积及销售金额均实现大幅收窄,从高频数据显示,11月以来热度还在持续。政策持续落地有望延续市场信心,为行业尽快回稳增加砝码。
1930年,22岁潘兰珍与一位“李先生”情投意合,两人很快住在了一起。2年后某天,“李先生”突然消失不见了,而这时,报纸上刊登陈独秀被抓的消息,潘兰珍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。
原来这位“李先生”就是陈独秀,只不过不久前,他被通缉,到处东躲西藏,哪怕遇见潘兰珍这样的红颜知己,为了不惹来祸端,他也只能选择隐藏身份。
而潘兰珍出身农村,没什么文化,她虽不清楚陈独秀的真实身份,但依然称呼他为“先生”。她经常看到陈独秀写文章到深夜,第二天又匆匆忙忙地出门。
潘兰珍一点也不好奇陈独秀究竟去做什么,只要他晚上能回来陪在自己身边就知足了。
但两人住在一起2年了,潘兰珍的肚子始终没有动静,于是,她便与陈独秀商量抱养一个女孩。就在她把孩子送回老家后,潘兰珍从邻居那打听到陈独秀已经好几天没回来了。
此时,潘兰珍着急地走街串巷打听陈独秀的消息,突然一个小孩拿着一份报纸在她眼前晃悠,她见报纸上的人有些眼熟,便买下了那份报纸。
一打开,报纸一大版面刊登着陈独秀的照片和他的事迹。这时,潘兰珍才明白,原来“李先生”就是陈独秀。
可对潘兰珍而言,陈独秀这个名字并不重要,她心里在意的是陈独秀现在情况如何?身边有没有人照顾他?
她看到报纸上写着陈独秀被关押了,但却没有写关押在何处。
于是,潘兰珍四处打听才知道陈独秀早就被带去了南京。
她安排好养女寄住在亲戚家,然后收拾好仅剩的盘缠和衣物,便匆匆赶去南京寻找陈独秀的下落。
好在,几天后,她顺利找到了陈独秀被关押的地方,潘兰珍亲自下厨,烧了几个陈独秀爱吃的菜,然后还带了几件干净的衣服去牢里看望陈独秀。
到了牢门口,潘兰珍拿出一些钱塞给了看门的守卫,恳求他们能通融一下。
看门的守卫见潘兰珍是个妇女打扮,带的东西也没什么异样,就放她进去见了陈独秀一面。
当看到潘兰珍的那一刻,陈独秀心里既愧疚,又心疼。
他连忙劝潘兰珍,不要为他犯险,他已经年过半百,现在连自身都难保了,还劝潘兰珍早些找个好人家嫁了吧。
然而,潘兰珍认定了陈独秀,哪怕没有名分、没有婚礼,她也坚决不离开陈独秀半步。
于是,她便在大牢附件找了个地方住下了,平时有机会能多照顾照顾陈独秀,而她也接了一些缝补的针线活赚钱,也好为陈独秀改善伙食。
陈独秀被关了5年,而潘兰珍就这样陪伴了5年,即使日子过得并不算安逸,但她不求回报,只要能见到陈独秀,知道陈独秀还活着,便无怨无悔了。
后来,陈独秀安全离开大牢,带着潘兰珍去了四川。过了一段时间,陈独秀提出把母亲接过来一起住,潘兰珍没有反对,而是像对待陈独秀一样对待他的母亲。
然而,人一多,生活的开销也就会随之增加,最艰难的时候,米缸里空空如也,但陈独秀说什么也不愿低头去换钱,于是潘兰珍就把自己多年珍藏的首饰都拿去换钱了。
虽然日子过得穷苦,但潘兰珍从未后悔,家里大大小小的家务活几乎都由潘兰珍独自承担,而她的细腻体贴,给了陈独秀在晚年时的宽慰。
陈独秀被冻伤了手,潘兰珍为他找来炭火取暖;陈独秀被蚊虫叮咬,潘兰珍想办法驱赶蚊虫。
几年后,陈独秀病逝,潘兰珍一手操办了他的葬礼。
而她也始终铭记陈独秀留下的嘱托:之前教育部寄来的2万元约稿费,但陈独秀不同意教育部提出修改书名,哪怕饿死,也绝不能拿手稿去卖钱。
潘兰珍非但没有借着陈独秀的光环去谋取利益,也没有拿陈独秀的遗物去变卖。
因为她知道,陈独秀心中坚守的底线和尊严,万万不可触碰。
而她之所以没有触碰,是因为她对陈独秀的爱已经达到可以为之付出一切的地步了,又怎么会在陈独秀离开人世后,做出任何对不起他的事情。
潘兰珍的遭遇让陈独秀心生怜悯,她年纪轻轻就进工厂打工,还被地痞流氓夺去了清白,后来她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,也没人关心她。
直到遇到了陈独秀,潘兰珍才找到了生命的意义。
可惜的是,由于潘兰珍不是陈独秀的第一任夫人,在她离世后,按照当时的规矩不能与陈独秀葬在一起。
幸运的是,潘兰珍陪伴陈独秀度过了人生最珍贵的日子,她守着他股票配股怎么配,他惦记她,这大概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双向奔赴了。
潘兰珍李先生陈独秀南京报纸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